Menu
案例展示
【UAS冬奥篇】2022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延庆赛区总体生态修复规划设计
来源:kaiyun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4-03-05 19:20:00

  原标题:【UAS冬奥篇】2022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延庆赛区总体生态修复规划设计

  UAS导读本期聚焦2022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延庆赛区总体生态修复规划设计,设计团队历时6年全面承担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延庆赛区总体生态修复设计工作,提出“近自然,巧因借”的总体规划理念,通过“六大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达到赛区“绿色全覆盖”,实现“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美好图景,并为成功举办这一国际体育赛事贡献央企力量。

  延庆赛区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其核心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燕山山脉军都山以南的海坨山区域、小海坨南麓山谷地带,南邻延庆盆地,邻近松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赛区所在位置山高林密,风景秀丽,谷地幽深,地形复杂,建设用地狭促。延庆赛区主要举办高山滑雪、雪车雪橇2个大项、21个小项的比赛,产生21块冬奥会金牌,约占冬奥会金牌总数的1/5;产生30块冬残奥会金牌,约占冬残奥会金牌总数的3/8。延庆赛区用地面积799.13hm 2 ,其中建设用地面积76.55hm 2 ,总建筑面积26.90万hm2 。延庆赛区核心区将集中建设2个竞赛场馆,分别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2个非竞赛场馆,分别为延庆冬奥村、山地新闻中心,以及大量配套基础设施,是最具挑战性的冬奥赛区。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重要遗产,延庆赛区功能定位围绕打造国际一流的高山滑雪中心、雪车雪橇中心和国家级雪上训练基地,树立体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工程典范,以及建设北京区域性集山地冰雪运动、休闲旅游及冬奥主题公园于一体的服务空间展开。

  延庆赛区总体规划设计围绕“山林场馆,生态冬奥”,即“山林掩映中的场馆群+绿色生态可持续冬奥”的理念展开,通过建筑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和赛道设计联合创新,力图打造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赛事场馆,最大限度丰富运动员参赛体验,提升观众观赛感受;最大限度削减工程建设对既有自然环境的扰动,使建筑景观与自然有机结合,在满足精彩奥运赛事要求的基础上,力图建设一个融于自然山林的绿色冬奥赛区。

  因此,延庆赛区生态修复成为赛区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赛区生态修复面积214hm2,包括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延庆冬奥村、山地新闻中心、观众集散广场及市政配套设施等。延庆赛区生态建设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提出“近自然,巧因借”的总体规划理念,结合中国传统山水文化意境,采用系统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打造北京高海拔地区生态修复的典范。

  在赛区动“第一锹土”之前,设计团队就与林业、水土、生态、地质灾害等专家踏勘赛区每寸土地,先期开展全区生态环境本底调查,对山体、土壤、水文、动植物情况等进行详细调研,用身体丈量大自然的绿色基底,为后续开展ECO保护和制定修复规划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并以此调研成果为依据,严格划定赛区生态红线,明确植被保护范围在维护生态安全格局稳定的前提下,以低干扰的态度使奥运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为将生态理念贯穿赛区建设全周期,设计团队“伴随式”深度服务赛区生态建设达6年之久,其中驻场设计2年,全面、科学、严谨、精细地逐步推动赛区生态建设工作。同时,以生态团队规划初期编制的“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措施矩阵表”作为总体生态建设纲领,以《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生态本底调查》《北京2022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延庆赛区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北京2022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延庆赛区亚高山草甸保护与恢复技术方案》《北京2022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延庆赛区森林ECO经营技术方案》《北京2022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延庆赛区动植物资源保护技术方案》《北京2022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延庆赛区植物保护小区及近地保护小区方案》《绿色建筑方案策划书》《北京2022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延庆赛区高山滑雪中心、雪车雪橇中心、配套基础设施、冬奥村及媒体中心生态环境修复规划》为依据,提出“六大生态修复措施”,并紧贴框架,逐一落实。

  表土被喻为原生种子基因库,是保持原生生态资源的最佳介质。根据先期调查与试验所得数据,赛区阔叶混交林区域土壤中含有23科40属49种灌木、草本植物种子。区内剥离表土的利用大多分布在在生境保护、边坡工程和景观营造3个方面。建设初期需对建设区内表土进行剥离,收集保护表土资源,利用剥离的表土进行后期赛区内造地复垦,以开展生态重建与修复。

  赛区所处的小海陀海拔1800m以上区域分布大面积亚高山草甸。为保护这一珍稀草甸生态系统,在施工前期对草甸进行剥离。施工时将草甸放在影响区外集中存放,施工完成后进行草甸回铺。剥离的草皮最适合的规格是35cm×40cm,厚20~25cm,以保证所取草皮的厚度大于根系深度,从而避免切割根系,保证回铺后草皮的存活率和生长效果,移植总面积2400m 2 。

  赛区受干扰区域的全域森林生态修复与优化方案涉及修复面积达214hm 2,是各赛区生态修复面积之最。设计团队通过对《延庆赛区生态系统本底资源调查报告》的研究,提出“近自然”修复理念,按原有生态系统规律,最好能够降低人工痕迹,以保障修复植被群落与现状次生植被群落一致,保证整体景观的完整性。保留原山体植被品种群落特征,栽植蒙椴、蒙古栎、暴马丁香、大叶白蜡、白桦、青杨等植物,建立近自然的人工群落,适当增加冬季常绿植物,以提高建筑周边景观功能和效益,实现自然演替。

  结合赛区海拔落差大的特点,在项目初期,根据不同海拔植物的生长习性,制作不同海拔边坡样板段,对植物生长状况做动态监测试验,收集一手生态数据作为后期生态修复的科学依据,指导后续修复方案调整,以达到最佳景观效果。

  针对赛区生态敏感、地质地形复杂、工期紧张等问题,根据不同海拔、功能及立地条件制定全面的“边坡修复模块”,为后期施工提供充足的类型设计按照。同时针对现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现场设计”,以达到边坡精细化修复效果。

  充分利用现有水系、湖塘,结合地形条件和土地利用状况,最大限度地考虑水生保护植物和两栖、爬行动物栖息地建设,拟恢复动物栖息地2处,分别为长900,1050m塘坝。塘坝两侧生态坡岸修复依照“近自然”理念,利用生态工法构筑生态水岸。依据坡岸现有植物种类补种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水植物和中生植物(乔灌草)等护坡植物巩固坡岸,形成多层次生态防护,同时构建自然野趣的动物栖息地。

  对赛区内受到扰动的植物进行“一对一”的保护移栽服务,同时为赛区内珍稀植物构建良好的栖息地。通过建立植物保护小区、近地保护小区、迁地保护基地等对赛区植物进行原地保护及移栽保护,其中冬奥村原地保护树木313棵,赛区内迁地移植乔木24272棵,建成迁地保护基地近300亩,移植苗木成活率约99%;近地移植灌草11027株。

  遵照绿色办奥、生态冬奥理念,在制定物种保护与栖息地恢复重建措施过程中,为野生动物营造扩散迁移通道,就地恢复自然栖息地;在提升野生动物保护成效的同时,维护ECO结构与功能的完整。

  绿色办奥是北京冬奥会四大办奥理念之一,也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目前赛区雪道、技术道路、场馆周边、库区塘坝等所有建设区生态修复已全面完成,达到赛区“绿色全覆盖”,在地植物健康生长,候鸟归林,实现“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美好图景,其中D2雪道被国际雪联赞誉为“最美雪道”。

  延庆赛区生态修复历时6年,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建设周期最长的工程之一。从建设伊始的生态调查到保护标准制定,从“边建设边保护”到生态修复工程的开展,建设者克服了重重困难。延庆赛区生态建设工程已成为绿色办奥最生动、最典型的“北京样本”,而其背后的绿色发展理念也将成为留给这座城市最大、最丰厚的绿色资产和生态财富。

  生态景观专业:王悦、李飒、张宛岚、杨贺明、杨宛迪、李秋晨、常琳、戴敏、管婕娅、王龙、申 韬、刘宇婷、李和谦、巩磊、滕依晨、白建立、韩迅、赵芸丽、高宇、李密、税嘉玲、张桂媛

  关午军,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景观建设研究院景观创研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朱燕辉,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景观建设研究院景观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上一篇:从生态修复的概念说起

下一篇:广州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广州场土壤环境检验测试基础45项参考价不低于2000元个样品